泰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底气十足走出去

来源: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时间:2017-05-23 00:00:00

天津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2017年05月12日报道 作为2017津洽会会中会之一、“PECC博览会暨第七届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话会”,5月11日在天津宾馆举行。本次会议以“铺就合作共赢之路,共建‘一带一路’繁荣”为主题,鼓励企业“走出去”,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会上,六家中资海外经贸合作区负责人,介绍了各自所在国家投资环境,为中国企业更多参与国际竞争,搭建了一个全方位服务和交流的平台。本节目即日起推出特别策划“聚焦津洽会•看大项目如何引进来与走出去”。

在本届“PECC博览会暨第七届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话会”上发言的六家中资海外经贸合作区当中,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也是唯一一个由天津企业主导运营的项目。从2007年底中标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园区起步区1.34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共吸引企业近70家,包括巨石集团、牧羊集团、西电集团等大型项目,协议投资额近10亿美元,实现年销售额1.8亿美元,进出口额2.9亿美元。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魏建青介绍说:项目运行初期,并不顺利:

比如“巨石玻纤”项目,2011年去埃及的时候,遇到最大的问题是电的问题。其实我们当时去见了好多埃及的部长,都承诺没有问题,但到开发建设的时候,发现说“对不起,你这个用电满足不了”。当时所有的设备已经到海关了,每天都产生巨额的压仓的费用。我们积极给它协调,最终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个项目现在在埃及发展的非常好,它原先计划投3期,现在已经变成4期了,总投资将近7亿美元,相当于提前5年实现了它10年的规划。

事实上,在过去的17年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都是中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开发区,积累了大量的专业园区开发和运营经验,已经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泰达模式”。但要把这种模式复制到海外,就需要政府更深层次的支持。就泰达合作区而言,来自中国政府的支持,远不止停留在政策文件上,而是实打实的从企业面临的困难着手,对园区的开发者和入住者都给予各种量身定做的扶持措施。国家商务部、天津市政府都对泰达控股公司的“走出去”给予了大力支持,其力度丝毫不逊于当年天津开发区建区时得到的政府支持。魏建青介绍:

合作区项目,天津市委市政府、股东方泰达控股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针对入区企业的补贴,不仅仅局限于天津市的企业,只要是入到合作区的其他省市的企业,都给。一共是3期,每期3年。从今年开始,加大了对我们投资开发商的支持力度,可以说支持力度在所有国内省市中名列前茅。

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泰达模式”的输出也已经由以往投资贸易类的“走出去”,进化成了中国企业高端服务的“走出去”。魏建青在昨天举行的PECC博览会暨第七届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话会上透露:

现在像招商局的吉布提项目、中国路桥在蒙巴萨的一些项目、刚果黑角项目,我们都在提供咨询。包括去年我们也中标了一个项目,缅甸皎漂港,作为一个联合投标体也中标了。

记者从市商务委等部门了解到,截至今年4月份,天津“走出去”企业已经达到1818家,中方在海外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金额达到435亿美元,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占38.6%。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2015